看着延平郡王阴沉的脸,薛泌心中暗笑,这锅背得,他叹口气,看着人群中的陈蒙:“这人怎么也请来了?”
“他啊,”延平郡王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到人群中的陈蒙,他正与人慷慨陈词,便叹口气:“他最近参加了几次文会,颇有几分文名,蓬丞相很欣赏他,打算在秋品之后征辟。”
薛泌微微一惊,随即又理解了,连陈蒙这样旗帜鲜明支持新税制的人,如果都得不到重用,那谁还敢支持新税制。
其实,陈蒙说得不错,新税制就是一场变法!
但皇帝和朝廷都不敢轻易承认,并大张旗鼓的推行。
但,陈蒙太危险,要与他保持距离。
“听说渤海郡和魏郡的上计都被驳回了。”薛泌低声说道。
每年的上计都是朝廷最重要的事,统计各地税赋,考核各级官员政绩,这个事都是由丞相府负责主持,度支曹负责协助。
每年的上计都要持续数月,丞相府的属员和度支曹的官员要与地方带来的帐目,一笔一笔核算,只要有一处不符,都要打回重算,故而非常繁琐,持续时间很长。
这次上计从一开始便非常不平常,审核十分严格,特别是冀州,每个县的帐目都是严格审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县的顺利通过。
延平郡王这段时间特别忙,一天在尚书台,一天在丞相府,有时候还要两头跑。
“唉,”延平郡王苦涩的叹口气:“蓬丞相办事认真....”
薛泌听懂了,这不是在说办事认真,而是在抱怨刻意刁难。
“蓬大人首次主持上计,认真是难免,怕出错嘛。”薛泌安慰道,心里却笑开了,蓬柱是朝中大臣中被攻击最多的,这次掌握了上计,还不狠狠的报复,只是苦了那些跋山涉水的小吏。
延平郡王却是另有想法,他认为蓬柱这是在配合陈宣。陈宣在冀州推行新税制,阻力重重,几乎就到寸步难行的地步,全州十六郡国,被他弹劾的郡守国相总共有十一个,但却连一个都罢不了,冀州官员士族齐心合力与他斗,最悲惨的时候,州府衙门里只有六个属吏,征辟的士子无一人应征,要不是他师门支援,连属员都不够。
对于冀州的情况,朝廷心知肚明,若按照皇帝和蓬柱的意思,将冀州的官员彻底换一遍,也必须保证新税制在冀州的成功。
冀州是天下最大的一个州,也是大晋粮仓之一,士族力量十分强大,千年世家便有十来个,所有郡国都掌控在士族手中,故而陈宣在冀州举步维艰。
蓬柱在上计上找茬,目的就是去敲山震虎,让陈宣的日子好过点。
树欲静而风不止,要出事的感觉在延平郡王心中更加强烈。
王奋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很随意的走到延平郡王和薛泌面前,这种随意又平添了三分潇洒。
“王爷,薛大人,”王奋微笑着开口:“刚才我去看了看,咱们大晋青年才俊众多,真是天佑我大晋啊!”
延平郡王也笑呵呵的点头:“是啊,从先帝到当今,近二十年休养生息,到今天,自然当百花盛开!”
薛泌同样笑眯眯的,但他没有开口,保持低调是他最好举措,这几年,先是中书监,后到尚书台,他的眼界越来越宽,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就越来越明了。
王奋和延平郡王闲聊着,薛泌很快察觉俩人是有事要说,眼珠一转,便托辞告辞,摇摇摆摆的向正品鉴文章的老夫子那边走去。
“你怎么过来了?”
薛泌刚走,延平郡王的脸色立刻阴下来,沉声问道。
“没事,今儿不是有文会吗,我不过是来参加文会的,”王奋依旧面带微笑,目光在士子中寻觅:“所以,就算朝中有人说什么,也不会有事。”
象延平郡王王奋这样的人,是不能随便上门聚会的,那样犯忌讳,也正因为这个,延平郡王才没有给他发请帖。
“你家老祖宗是不是又有什么命令,让不得不在冒险跑来?”延平郡王语带讽刺。
王奋没有丝毫在意,依旧面带春风,温文尔雅:“王爷说的哪里话,王爷如今不是已经在尚书台行走,还有什么不满的,不过,王爷,度支曹乃朝廷最重要的部门,虽说蓬丞相主持上计,可王爷完全撒手,恐怕也不对吧。”
不提这事还好,一提起,延平郡王心中便一肚子火,上计,如此重要的事,蓬柱完全掌控,他的意见一点听不进去,他和蓬柱在皇上面前争了几次,皇上无条件支持蓬柱,让他灰心不已,干脆将上计丢给蓬柱,反正尚书台最近也缺人。
“蓬丞相才高九斗,容不得旁人,我不躲远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