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家大半财产被匈奴贼人劫走的事情,不过是两天的时间就传遍了京城。
虽然花府在京城不见得如何有名,但是自从接了皇商的差事之后,总算是在商界有了一些名头。花强父子又一向豪爽好客,出手大方,因此颇得了大家的好感。
这一次出了这种事情。财产损失大半不说,而且居然是被匈奴蛮夷给劫持了?
这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天子脚下,竟然还有这种胆大妄为的事情发生,实在是令人胆寒。
花强自然是将这案子直接报到了顺天府。
那顺天府尹听说在大梁境内。竟然有匈奴劫匪肆虐,也是无比震惊,不敢有半分的耽搁和隐瞒,直接将事情报到了朝会之上。
于是乎,本来是一户商户人家的小小劫案,最终居然演变成为朝堂之上的争论。
“放肆!匈奴竖子,欺人太甚!承远侯何在?”
大梁正德帝沉声问道。
承远侯本就因为儿子参与到科场舞弊之事而惶惶不可终日,此刻又听到皇帝的质问,更是胆战心惊。
“臣在!”
“你负责京畿防卫。难道就是这样办差的?让匈奴蛮子如入无人之境,肆意劫持我大梁商人的财产?更加可笑的是,你们竟然对此一无所知?若不是那商人不忿此事告官,是不是你们就要任由这些蛮子在我大梁境内任意妄为?”
正德帝这话句句都是诛心之语,说得承远侯常远鸣是冷汗连连。
他哪里还顾得上官仪,噗通跪倒在地:“臣有罪!臣有罪!此事的确是匪夷所思,京城四周已经多年不曾发生过如此重大的劫案,更何况还是匈奴蛮人所为?臣的确有失察之罪!臣即刻便亲自带人出城查勘,三日内必然给圣上一个交代!”
“承远侯的意思是,此事还有蹊跷?难道说,那商人是故意将家财散尽,目的就是为了栽赃匈奴蛮人不成?真是可笑?京城四周虽然平安多年,但是并不意味就没有隐患。正是因为你这种疏忽的想法。才会造成了今日的局面。依着老臣看,若是不能居安思危,只怕将来还有更大的祸患!”
这一番是直指承远侯疏忽大意,并没有恪尽职守。已经是十分的严重了。
若是换了一个人,只怕常远鸣早就冷笑着反驳了。可是这个人,他不敢得罪。
说出这番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的丞相,也是文官之首,司徒博。
没错,他是姓司徒。也正是当朝皇后的亲叔叔。
司徒氏虽然出身名门,但是自小便是父母双亡。是由亲叔叔和婶婶养大的。
因此,这司徒博名义上是司徒皇后的叔叔,实际上等同于皇后的父亲一般。围边冬巴。
朝堂之上,一向是分为两派,简单来说,就是文官对武馆。
而文官之首正是司徒博,至于武官之首
“丞相大人,承远侯戍卫京城多年,纵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又何苦如此这般的冷眼讥讽?这不是寒了老臣的心?更何况,承远侯也是老成谏言而已。一个小小的商户而已,的确是不值得咱们兴师动众。也或者是匈奴流匪?更加可能是某些山匪冒充匈奴人行凶罢了。你又何苦如此这般?”
太师付杰年纪已经将近七十,却是老当益壮,字字掷地有声。这位就是武官之首,也是死了的那位元后的亲外公!
司徒博和付杰两个人,在朝堂上一向是水火不容。
今日,果然也因为这件事情,有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正德帝默不作声,只是淡淡看着两个人,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互相反驳。
“罢了!你们都且住口!”
终于正德帝开口,让两个年纪加起来足足有一百二十多岁的人,闭上了嘴!
“此事无需再议!承远侯失察之罪,无可辩解。然念其多年劳苦功高,命其立即出城调查此事!”
细细一听,这正德帝竟然是各打五十大板,谁也没有得罪。
不过也因此,两派都觉得很是满意,两个老臣各自哼了一声,便不再作声了。
“太子与成亲王留下,其他人退朝吧!”
正德帝有些疲倦德摆了摆手。
太监一声“退朝”,那些大臣们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分别一左一右的走出了大殿。
留下的太子和成亲王两个人,也是颇有些尴尬。
那太师是太子的曾外祖父,丞相却是成亲王的叔外祖父。
这两个人在朝堂之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