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若是换在平日,倒可以院子里搭个临时棚,此时院子里积满水,又下着雨,搭棚实在不便,几个道士只好搬着法器一一跪坐到堂屋里,狐应天几兄弟则围着堂屋跪了一圈,最后堂屋里挤不下,其余的人便往旁边的屋子,或者屋檐下跪。

    狐大友一家子自然被人排挤到屋檐下。屋檐窄,雨随着风飘,时不时的飘打在人身上,没一会儿,几人背上的衣裳就浸湿了。还好这是夏日,就算衣裳打湿了也不会觉着冷。等到道士将“往生咒”“大悲咒”诵了数遍后,众人才起身。

    接下来经方便由道士独自诵完,也不需要儿孙们跪于灵堂前。狐应天等人该准备的就是狐老太爷接下来墓地,下葬等等的事项。

    这里面自然也轮不到狐大友和卫三娘插手。而此时,狐大友,卫三娘等人背上的衣裳已经完全湿透。狐小媚和狐篱香后来披了蓑衣只不过比卫三娘好一些。

    卫三娘找了陈氏说明情况便带着狐小媚三姐弟回家换衣裳,几人回家没一会儿,狐大友也紧跟着回来了。此时已经临近响午,十三早已经做好了饭,几人匆匆将饭吃过,十三独自收拾碗筷,狐大友和卫三娘又带着狐小媚三姐弟去了狐应天家。

    下午道士诵经作法,前去吊唁的人陆陆续续,雨淅沥下了七日,做了七日法事,下葬头日下午,狐家各地方亲戚全部赶了过来,包括狐家村的人。申时道士穿着道服。

    狐明昭,狐应天陈氏等人,乃重孝子,重孝孙重孝媳。一身“斩縗”,即用白色粗麻布制作的不缉边的孝衣。狐明昭为孝子,头上戴着孝帽。还要将麻纰辫成麻辫拴在腰间。孝衣、孝裤早在死者弥留之际就已做好。同时,还要将白布包缝在鞋面上,好,称为“鞔鞋(hái),此即为孝鞋。穿戴好孝衣后。就要为死者安床、点下炕纸。

    下葬的时辰乃是道士早已经算好。乃是申时中。由道士开路,狐明照端着牌位在后,狐应天几兄弟紧跟其后。然后是一众亲戚,狐大友一家子便在一众人之中,狐家村中人能帮忙的帮忙,其余的人则均站在路一旁。静静送狐老太爷。

    送葬队伍沿着狐家村绕了一圈,最后行向狐家祖坟。因为狐家祖坟在一座小山坡上,数月下雨,山坡路滑不好走,一段不长的路愣是走了半个时辰。一小心便脚下打滑。

    等安葬好狐老太爷已经过了酉时中。

    狐老太爷一下葬,算是没事了,狐大友和卫三娘带着狐小媚三人便回了家。

    狐老太爷一走。狐家顿时清静了一段日子。而老天爷的雨水依然连绵不断,田里。地里积满了水,道路泥泞不堪,河里水患汹涌,若不是因为雨水时下时停,恐怕河水早灌满田地,冲进农庄了。

    河道总督视查了整个西南的水患情况,将各条大运河加固加高,对各城池外也采取了有效的引水排渠措施,那些顺着各县城涌动的河水水位已经慢慢下降,证明采取的措施还是有效的。

    唯独各个村庄,对于排水引渠的法子效果微乎其微。绝大部分地方田地里的庄稼都死掉,百姓温饱岌岌堪忧!

    幸好狐小媚有先见之明,不仅存储了不少的红薯干,还有炒豆。吃食暂时不用愁,却要寻找过冬的食物。

    有些人家户现在的粮食都已经开始出现短缺,此时集市上购买粮食的人突然之间增加了许多。

    狐大友也去试过买粮食,原来四铜板一斤的粮食,现在已经翻到了十个铜板一斤。狐大友勉强买了一些,可想而知,等到过冬,粮食的价格会疯涨成什么样?

    已达两月有余的降雨使的河水泛滥,庄稼虽毁,村庄虽不致被淹,但到处村路被河水淌,每家每户院子里终日积水扫不净,偶尔雨水还会漫进屋子。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却已来严重影响百姓正常生活。

    有家境困难,房屋简陋的一遇到大雨屋内便会四处漏水,屋子里盆碗桶到处放置,以拿来接雨水;。

    更有甚者房檐上雨水滴到床上,淋湿大片被褥,床移动了几个位置任然找不到可以放置的地方。

    一时间人心惶惶,怨声四起!

    家里有如此情况的狐家村不止一两户,而狐小媚家有四间屋子,狐篱笆和十三住的那间屋子是后来所修,其余三层屋子是狐小媚的爷爷在世时修的。

    这一段日子又是大雨又是刮风,屋顶的瓦早已移位,有些瓦纵然是狐大友上去翻过几遍,仍然要漏雨。

    狐小媚和狐篱香睡的屋子最糟,屋内大部分地方有不同程度的漏雨。床根本没有合适的地方可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