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5:探花,探花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已过去45年。

    考虑到当时幅员广阔、路途遥远以及信息传播工具的落后,再考虑到人们的认知差距,“探花”以这样的速度传播与普及应该说是很正常的。

    被认可:探花的认知速度如此之快应该得力于上层官员,甚至是皇帝的首肯。

    如果没有中央集权的帝王的支持,没有臣子的上行下效。

    “探花”一词不可能在三五十年内得到空前的普及,并迅速传播开来。

    从这一点说,黄氏家谱的记载有可能是真实的。

    正是宋徽宗对“探花”的提及与援引,促进了“探花”一词的迅速传播。

    在不长的时间里得到了文人学士的普遍运用,最后得到社会公认。

    可以说,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应确立于北宋晚期。

    发展: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

    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高官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

    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

    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朝并没有榜眼,却有探花郎。

    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

    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如:北宋前期宰相寇准就是探花。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

    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

    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

    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

    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

    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

    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

    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

    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

    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

    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

    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

    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社会影响:“探花”虽然代表了第三人及第。

    名位在“状元”和“榜眼”之后,但“探花”与“状元”、“榜眼”一起统称为“三鼎甲”。

    如鼎之三足,撑起了科举考试这一选才大鼎。

    鼎甲是进士之首,是最具代表性的群体。

    “探花”同样是天子门生,是一甲及第,是十分难得的荣誉。

    也是成千上万举子梦寐以求的目标。

    何况“探花”与“状元”、“榜眼”都是不相上下的高才,只是因皇帝的好恶而名序有先后。

    不能笼统认为“探花”就比“状元”、“榜眼”低人二等。

    例如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邢宽榜探花孙曰恭,原拟其为一甲第一,不料成祖发觉“曰恭”二字写在一起读“暴”,心中不悦。

    又见一人名为邢宽,便道:“孙暴不如邢宽。”

    遂定邢宽为一甲第一,孙曰恭为一甲第三。

    能说孙曰恭就不如邢宽吗?

    又如北宋真宗咸平六年(999年)孙暨榜探花钱易,17岁曾举进士,三篇文章一挥而就,未过午即交卷,主考官厌恶他年轻气盛,他因此落选。

    第二年,他又应试,在礼部试名列第二,他感觉应当第一,认为有人故意压制,便在《驭六马赋》中含沙射影、意在讥讽。

    宋真宗不喜欢钱易这种苛求于人的狂妄态度,又将他降为第三。

    再如宋代的秦埙,因是秦桧之孙,也被高宗从第一降为第三。

    由此可见,谁为“探花”,是由种种偶然的因素决定的。

    并非都以辞赋、策论分高下。

    时至今日,废除科举制度已有100多年,科举考试早已烟消云散。

    惟独作为科举终端产品的“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却历久而不衰。

    近些年来成了频繁使用的词汇,在体育、教育、经济、文化等领域,成为第一、第二、第三的代称。

    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