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及一品乘象辂,二品、三品乘革辂,四品、五品乘木辂,五品以下乘轺车。当然,根据车的从高到低,其它仪仗也随之减少。这是啰嗦吗?
“就是轺车,不同品级规格也是不一样的。五品、六品京官‘红幔、施红锦帘、香炉、香宝结带、旗戟、绸杠绣文,银装饰’;可绣‘瑞马、隼、獬豸、虎、凤’;可用‘驾马四匹,驾士二十五人’;马匹皆有‘铜面、插羽、鞶缨、攀胸、铃拂、绯绢屉、红锦包尾;金涂银三环宝相花校具二十五两,紫罗圆鞯、乌漆鞍、衔镫’。而六品以下的七品知府八品知县乘的轺车,只能是黑颜色,两壁纱窗,金铜饰,绣雉鸡衔瑞草,且是‘一辕,驾二马,驾士十八人’。并且‘京朝知录事参军及知县者,所乘马不得饰缨’。‘六品以下不得闹装,其鞯皆不得刺绣、金皮饰’。‘余官及工商庶人,许并乘乌漆素鞍,不得用狨毛暖坐’。‘其蓝黄绦子,均不得使用。’朝廷那么多官员搅尽脑汁,制定了各种礼仪规矩上千册,这是啰嗦吗?”
柴荣板着脸上礼仪大课,说得嘴冒白沫,郑恩还是梗着脖子不服气:“就出门走路这么个简单小事,你说说就得这么长时间,真的去做,还不是麻烦死了?什么礼仪规矩,净**啰嗦!啰嗦!啰嗦!还是啰嗦!就是啰嗦!”
柴荣见他仍是不服,摆起官谱,打起官腔,厉声训道:“这次带你出来,可不是让你游玩撒欢,是奉皇上圣旨、枢密差遣,办理重要军务的!我是你上司,不是你大哥!再顺嘴开张,没大没小,没上没下,咋咋呼呼违犯军规,我能饶军法不饶。把扣子系好,幞头扶正!立正,向后转!归队!”
郑恩见柴荣变了“大哥”脸,耍起了上司威风,怕真的挨军棍,方才缩脖子回到队里站好。
柴荣说得不错,官员出行时鸣锣开道,是必行的官仪,无之,则被认为不成体统。后世的郑板桥夜间出巡不鸣锣开道,不用“回避”、“肃静”牌子,只用一小吏打着写有“板桥”二字的灯笼为前导,那是另类,是违背王朝礼仪规则的。他的朋友郑方坤就批评他说:“奇历落,于州县一席,实不相宜”。他不听劝告,终于在官场混不下去,不得不感慨着“聪明难,糊涂难,聪明变糊涂更难”,继续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卖诗卖画,苦度日月。
曾有一官员夫人,进自家衙门时被门卫当做京访者狠揍一顿。此打错事件轰动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老夫论,此全怨那官员夫人没有深刻认识到摆官谱、作官派的重要性。试想,若是她坐着花轿,穿着锦衣,戴着镶宝石金戒指、镂花金手镯,丫环一群,仆人一帮,膀乍腰圆的保镖好几个,那门卫见了撅屁股磕头惟恐不及,还会把她错当作京访的狠揍吗?
至于高官出行摆一次谱,费用够设几十个粥棚,够救活成千上万快要饿死的百姓;够建几十座学堂,让没钱的孩子识几个字;够让上千军兵吃几天饱饭,上战场有力气挥枪舞刀;够修许多水塘、水渠,让农民给他多贡献些粮食——在官场人物眼中才是扯球蛋的事。当然,也有如后世郑板桥、海瑞、包拯等一些不识时务的对抗过,但他们混得怎么样,地球人都知道。
柴荣虽仅比陕州知州官品高三级,但官大一级都能压死人,何况柴荣还兼着朝廷大员的虚衔,又是相当于后世国防部长的枢密使郭威亲自派遣,且是至亲?一个相当于后世处级的七品吏部给事,到地方办事,州、县官也当大爷远接远送,若像柴荣这样的级别突然来到,还不吓得屁滚尿流,慌得小孩过年拣炮仗似的?
毕竟是吃过贱民的苦,柴荣在途中不忍惊扰百姓,没有让排开全副仪仗,此刻已近陕州,官场需要,他当然要显摆一番。
柴荣所乘轺车插有“天雄军”标志、悬着豹尾的“柴”字大旗;另有彩旗八面,均涂金铜螭头,红漆杆,画白虎;加上其它各种牌、伞、旗、幡、刀、枪、戟、叉等,当然比吏部给事的仪仗队派头大了许多,就是在京城,也算得威风,在下边州、县,当然更引人注目。
柴荣训罢郑恩,整理队伍,令众军兵牌、伞、旗、幡、刀、枪、戟、叉齐齐高举,仪仗排开,大锣敲响:“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哐哐——”意思是“我是大官大大官,军民人等齐闪开”,果然立竿见影,顿生奇效。路两边走路的、挑担的、骑驴的、坐轿的,“哗”的一声都往路边躲。
郑恩见行人乱跑,还没想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便见前边一片喧嚷,一群人驰马迎面奔来;持枪挎刀的军兵自城门涌出,随后紧追着。一时间,大路上,人喊马嘶,旗帜飘舞,尘土飞扬,刀枪耀眼。郑恩只当发生了什么动乱,想到保境安民,份内之责,顾不得向柴荣请示,便向手下高声令道:“抄家伙,拦住前边这群逃窜的鬼孙子!”几乎同时,他两腿一夹,纵马向前,挡在了大路中间。
他手下军兵听令紧跟,挺枪持刀把路面堵了个严严实实。
欲知后事,请看下回:不识官与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