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5-156章 输者是痴傻儿(二章合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饰脂粉。”

    沐容将沐元济送她的大箱子打开,抓了一个拨浪鼓起来,在手里摇了又摇,“真是我爹送我的?”她蹙着眉头,似有些失望,又似有些不信。

    以前傻痴的沐容,一年就能玩坏好几个拨浪鼓,这箱子里有木刻的刀剑、小人、还有木雕的木马、风车,全都是小孩子的玩意儿。

    看着沐容那丰富的面部表情,一屋子的人哈哈大笑起来。

    雷氏乐不可支,“大伯这是以为九姑娘还如当年他离晋阳时那般大呢,年年送这些,倒是便宜两房的少爷、儿郎们。”

    沐容苦着脸,“爹一定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我都给他写信,说我想要一把西域宝剑,武功师父说,西域的宝剑比中原宝剑锋利坚韧……”她摆了摆手,“几位嫂嫂,给几个侄儿把箱子里的东西给分了吧。我回头写信告诉爹,谢谢他的礼物,还得告诉他,往后年年都要送这么一箱,我虽用不着,侄儿们却是极喜欢的。”

    老太君哈哈大笑,这是乐的,回头她要让孙儿们给沐元济写信,说沐容现在如何聪慧,真正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还要好好的教导沐容,让她成为沐家最优秀的女儿,甚至还琢磨让范家给介绍一个最好的先生来。

    第156章求知若渴

    想到沐元济活了一辈子,连自家女儿的近况都不晓,每年送这些物件,大部分倒是便宜了他的侄儿、侄孙们,老太君越发生起一股子愧疚,虽然沐容养在她跟前,她这个做祖母的好像也不知道沐容喜欢什么。

    沐容唤了婆子来,将她的两只箱子抬走。

    李冠扬了扬头:“沐九娘,你就不问还有没有旁的?”

    “是我的,跑不掉。”

    李冠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又令下人抱着个精美的盒子,“这是我母后送你的,全是她精心替你挑选的首饰,说开锁的钥匙在放衣料的大木箱子里,让你自己找。”

    沐容抱过盒子:“我一定要写信好好谢谢姨母,姨母可真是高贵伟大,送了九娘好些东西!”

    又惹得花厅里众人笑了一场。

    沐容对三华道:“八姐姐、十一妹妹、十二妹妹,去我屋里帮我找钥匙。”

    “瞧瞧,她自己怕找不到,倒使唤上姐妹们了?”雷氏笑着,对几个姑娘道:“快跟容姐儿去吧,她可是心急想瞧皇后娘娘赏赐的宝贝儿呢。”

    在一屋子太太奶奶的说话声中,沐容与三位姐妹离去了。

    四个姑娘将大箱子翻了个底朝天,也没寻到传说中的钥匙。

    沐容累得不轻,看着漂亮的锦盒,大口吐着气,“说钥匙在箱子里,怎就没有呢?”

    沐曼华道:“不会是藏在衣料子了吧?”

    说到衣料子,皇后还赏了好几身极其漂亮的西凉皇宫的宫裙,西凉国人的衣着打扮不同于大周,妇人、姑娘们都喜蒙成面纱,头上戴头巾,额上戴抹额,最喜有眉宇间点梅妆,就连手足也喜戴铃铛、手链等物,据说西凉京城的贵族女子都是这等打扮。但晋地因地处中原,与那边的习俗倒不近相同。

    沐容摆着手,“姨母把钥匙搁哪儿了?我找不到了。姐姐妹妹帮我找吧,回头你们各挑一身漂亮的衣料去。”

    沐秀华喜上眉档,她过来帮忙,可不就等着也带一身衣料回去,皇后与范夫人给备的,全都极好,都是年轻女孩儿最合宜的衣料,这里面有大南江南的绸缎,亦有西域过来的轻纱。

    沐曼华也露出几分喜色。

    沐芳华道:“前几日,家里才给我们组妹各做了两身新春裳,这可使不得,还是九妹妹留下给自己做新裳。”

    沐芳华因是庶子庶女,自小就被冯氏教导着行事谨慎,言行举止也是姑娘里头最沉稳的一个,她在沐家女儿排行居长,上头除了两个嫡姐,她就算长的。沐容的身份自与她是不同,沐容的存在就像是沐家的公主一般,又因皇后无女、范夫人无嫡孙女,沐容“物以稀为贵”,再加自幼丧母,都极疼她。

    沐秀华虽有些不快,但沐芳华如此说,她也不敢反驳,着实是沐家的规矩大,而老太君原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嫡长女,雷氏更是被家族当宗女教养大的,越发重规矩,这些衣料在寻常大户人家,便是最受宠的嫡女也难得一身。瞧着这些好东西,定是皇后娘娘挑了最好的送来。

    沐容道:“前几年,皇后姨母也送了我好几身宫裙,要不姐妹们都挑一身去,都是新的,我都未上过身。我国宫裙无论十三岁还是十八岁的姑娘都能穿戴呢,式样也好。”

    对沐家人,沐容很喜欢。

    沐家的兄弟姐妹间,相处和睦,因规矩大,姐妹们也是真心相处,在维护沐容上,也是团结一致。

    沐秀华与沐曼华瞧着沐芳华。

    沐芳华是长姐,她若不拒,她们便接受。

    沐容笑盈盈地道:“可不许拒了,就照我的话做。本想给嫂嫂们,可我觉得颜色太艳了些,她们定是不喜。再则哥哥们不是在任上做官,就是忙着打理庶务,嫂嫂们的衣着,也不似我们几个,就爱过鲜艳的,就算送了去,怕也是被她们拿去压箱底,待侄女大了,这压箱底的旧衣料早就过时了。”

    外头,传来李氏的朗笑声:“你们姐妹分好东西,倒把我们几个给忘了,还说我们拿回去就压箱底。九妹妹且取来,我们明儿就穿过来给人瞧。老太君还常说,我们虽是孩子的娘,却也正值风华,正好打扮鲜艳亮丽些呢。”

    几位奶奶已进了怀璧楼,面上含着笑。

    二房的三\奶奶高氏道:“瞧来我们几个来得正是时候。”

    去岁冬天新娶进门的年轻奶奶附和道:“可不正是,九妹妹可不能忘了我们。”

    沐容让春香把她屋里的新宫裙取来。

    李氏忍俊不住,“得了,我们几个嫂嫂与你开玩笑的,我们几个妯娌的嫁妆哪个不是丰厚的,当是我们给你预备礼物才是,怎会要你的东西。”她坐到一边,丫头们奉了茶水。

    李氏笑道:“三太太着我们来问问,而今二月,八姑娘是三月生辰,今年及笄,一是要大办的。当年大姑奶奶、四姑奶奶在闺阁时,及笄时也曾大办,请了晋阳城的名门闺秀上门热闹了一回。八姑娘,你瞧是办赏花寿宴还是诗词宴?听说天下各地,许多地方都结有诗社。”

    沐芳华垂着眼帘,这二位姑奶奶可都是她的嫡姐,自然不同于她的身份。但老太君对几个庶孙女、庶孙儿几乎一视同仁,家里嫡女、庶女的月例、四季例裳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嫡女们或有舅家、亲戚、嫡母贴补,庶女们却没这些。就似沐容,皇后、范家年年都有礼物给她,每年都在二三月就提前将她的生辰礼物送来了,像沐容这样被亲娘一族重视的少见。

    沐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在沈家的几年,她身心俱累,家里斗得一塌糊涂,再到沐家,就跟掉到福窝窝里一般。

    今日,只要她不嫁入西凉皇族,就不会累及整个沐家。所以她拿定主意,无论是西凉皇家的谁,她都不会动心眼。

    沐芳华心下为难,她只是庶女,若是她办,会不会逾矩;如若不办,后头还有几个庶出妹妹,会不会怨她没给带个好头。老太君常说,沐家的姑娘都是尊贵的,即便是庶女,个个都是照着嫡女教养的,都是一样的习武识字读书。

    “我的就自家姐妹与亲戚家的姑娘一处热闹。九妹妹是五月的生辰,今年也定是要大办一回。”

    对沐容,着实是晋阳城中家的贵妇太太奶奶不曾见过的太多,也只姻亲家的太太们瞧过一两回,以后大家问及时,老太君便以沐容“体弱多病”为由,说她在明珠阁将养着,若是身子好了,定会介绍她给各家太太奶奶见面。

    只这一晃就是十几年,晋阳城里见过沐容的太太奶奶还真是扳着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沐容摆了摆手,“二嫂嫂问八姐姐生辰宴事,怎的说到我这儿来了,你在前,我在后,自是先办你的。”

    李氏笑道:“离八姑娘生辰还有一个月,八姑娘想好了再来回我们。我们几位奶奶自是替你预备着。”

    沐芳华福身行礼,“谢几位嫂嫂。”

    李氏心里,嫡庶分明,她只唤沐容“九妹妹”,在人前人后都是唤几位庶女“姑娘”,沐容是傻痴儿时,她称的也是“九姑娘”,在骨子里,她还是瞧不起庶女,而今倒是喜欢沐容,觉得这样聪明又自爱的姑娘才配做她的小姑子。

    沐芳华几人自是明白的,但从不点破。

    几位奶奶因着李氏出自西凉皇家,对她极是恭敬。雷氏主持中馈,打理内宅,李氏便是她最有力的左膀右臂。

    当年,三房的雷氏一举生了对孪生兄弟:沐家序二的沐盛昌、序三的沐盛荣。长子不能过继,迎娶右贤王府嫡幼女为妻。沐盛荣就过继给沐元济做继子,袭了爵位。

    李氏还在私下埋怨她父母,当初怎不帮衬说服,让沐元泽夫妇将嫡长子过继给大房为子,好歹也有个爵位。沐盛昌、沐盛荣兄弟俩长得容貌相近,但又不同于沈家韦氏所出的两个孩子,除了脖子上的痣,便是身边人也分不出谁长谁幼。

    沐盛昌个头略矮,显得敦厚实在,一瞧就是个实在人。沐盛荣略高半头,嘴巴下颌随了雷氏,与他亲舅长得更为相似。

    几位奶奶稍坐了片刻,各自散去。

    沐芳华姐妹三人各挑了一身漂亮的西凉宫裙,挑了相应的佩饰,方起身告辞。

    沐容则是一时兴起,穿了身乳白色,上头嵌了银片的宫裙,蒙上面纱,戴上抹额,照着西凉京城贵女打扮了一番,就连鞋袜也是改成了西凉京城的贵女绣靴,在脚踝上戴了足铃,欢欢喜喜地去找老太君。

    和她一样玩闹的还有沐曼华,她穿的是一袭浅蓝色的宫裙。

    沐容蹑手蹑脚,一进去就见老太君正在小睡,取了根鸡毛去扫老太君的脸颊。

    沐曼华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如若是她,怕是雷氏早就训斥开了,可这人是沐容,她只是错愕而不安地看着两侧服饰的婆子丫头。

    春宁笑微微的,竟没有阻止的意思。

    老太君也没睡熟,就是想眯回,这会子知是沐容拿鸡毛逗她,只装作睡。

    沐容似来了兴趣,将鸡毛往老太君鼻孔里一扫,老太君“阿切”一声喷了出来,一半是笑,一半是啐骂:“你这皮猴,可打开你姨母给你的锦盒?”

    沐容抱住老太君,宠溺地娇笑起来,“没找到钥匙,我和姐妹们把箱子翻遍就是没钥匙。八姐姐说,许是不找时就能找到。我将锦盒搁到大箱子!”

    老太君搂着沐容,只觉这孩子搂在怀里软软的,就与她小时候一般,就无骨头一样,偏又是个心性高傲的,此次从李睿识退亲的事上就瞧出来了,你瞧不上我,我还瞧不上你呢,最是一个不会委屈自己的性子。

    “祖母,你瞧我这身宫裙好看不?”

    “好看,我们家容姐儿穿什么都好看。”

    老太君细细地打量着,挑起她额上的碎发,“是春香给你打扮的?”

    沐容点了点头,“是不是不一样?”

    沐曼华问道:“祖母,我的宫裙漂亮吗?”

    “漂亮,一个个都是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了。”

    沐容在老太君屋里吃了一碟子点心,“祖母,我要去哥哥们的书房看书。”

    “你三婶、二婶娘家的侄儿们也有几个在我们家私塾读书,你若过去,先与七郎他们说一声,到时支了儿郎公子们离开。免得乱了规矩。”

    沐容一直被老太君藏在内宅,恐见到生人吓着她,还特意在府中人工湖的小岛建了庭院供沐容住,要入明珠阁,便要乘船,寻常人也不得见。

    “谢祖母!”沐容福了福身,“我现在就让春香与七哥说去。”

    二郎、三郎、五郎、六郎、七郎都已成亲,其中:三郎属长房过继子。二、五、七、十郎皆是三房的嫡子,六郎是二房的嫡长子。二郎有三个孩子,个个皆是嫡出;三郎有四个孩子,亦皆嫡出;五郎亦是三个;六郎有两个。七郎是去岁秋天刚成的亲。另有十郎,他与沐芳华、沐容同龄,他是六月初六的生辰,是三房的嫡幼子;再有沐秀华、沐曼华、十三郎,十三郎是二房的嫡次子,这三人又是同年生的,大小亦只差月份,沐秀华、沐曼华是三房两个不同的侍妾所出。

    雷氏生的儿子多,娶的儿媳多,就连孙儿也多,遇上沐家办宴会,帮手也多。二郎因是长子长孙,并未在外地谋到差事,而是在晋阳城里做官。六郎成亲后,带着妻子去任上住了四年,待六奶奶生了两个儿子,怀上第三胎,二太太见雷氏跟前儿孙绕膝,想念得紧,方写信将她叫回来养胎,直说外头不好教养孩子,沐家的家学就是全晋阳数一数二的好。

    六奶奶推辞不过,怀着身子在去年初冬回了晋阳,而今月份大了,肚子大得出奇,雷氏便道“许是两个呢?”她正盼着多生孙儿,瞧着雷氏那儿孙绕膝的模样,令她很是羡慕。

    沐六郎在外地任职,将妻儿留在了晋阳城,去年年节时连夜赶回陪家人过节,因着沐家有男子三十方可纳妾的规矩,沐六奶奶主动给沐六郎抬了两位通房,只等通房怀上身子,就给一个侍妾名分。

    沐七郎正在用心攻读,一心想考取功名,正好入仕为官。

    沐家的家教严,但晋阳城都说沐老太君是个旺夫旺子孙的福气老太太,儿孙个个争气,沐家硬是没听说有不成器的儿孙,个个不是从文便是从武,人人都有优点。

    *

    沐容与沐曼华回到园子里玩耍,沐容依旧在手腕上坠了块石头。

    沐曼华见沐容的书法写是越来越好,心下很是好奇,更让她们姐妹惊奇的是,沐容双手都会写字,右手累了,就换左手。

    “九姑娘!九姑娘!”春香进了凉亭,福了福身,“七爷说,这会子他将各家读书的儿郎支走了,让你去书房。”

    沐容搁下笔就跑。

    沐曼华追在后头喊“九姐姐,你等我,我也去寻几本书瞧。”

    近了书房,姐妹二人放慢了脚步。

    这就是书房?分明就是一座偌大的藏书阁,还是三层的,虽不能与报国寺的藏书阁,但也小不了多少,沐家不是武官世家,到了沐元济这辈,才出一代名将,就凭这到大一座藏书阁,家里的子孙也不可能养成废物。

    沐容与沐曼华各领了两个服侍丫头,一进书房,正屋就是一座藏书阁,东西各有厢房,虽在同一个院子里,藏书阁与厢房却相隔了一段距离,建了同一个院墙,藏书阁外头还有条水渠,藏书阁的地基打得极高,这许是一面防火、一面防潮之故。

    藏书阁瞧着不少于百年历史,可见沐家先祖是极有眼光的。

    沐七郎正面朝着门口,他的对面坐了两个人,正是李睿识与李冠二人。

    李睿识惊道:“不想你们沐家的书房这么大。”

    “沐家先祖,只是晋阳一个寻常书香门第,后来家里出了一个会经商的兄弟,赚了银子,老太爷没有置田庄店铺,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家中建了书房并精心设计,花了大价钱修了藏书阁……”

    门口立着沐七郎的小厮,正冲沐容姐妹二人挥手,示意她们快进去。

    沐七郎又道:“大伯、二伯与我爹在外赴任,家中由二哥掌理,由我协助,我一面在这里读书,一面也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李冠不由心下敬佩,就凭沐家这座藏书阁,就不能将沐家儿郎当成寻常的武将对待。“飞龙元帅读了多少书?”

    “我听祖母说过,大伯幼时酷书成痴,五六岁时,祖父祖母花重金寻了武功师父入府教授,他的武功学得不如二伯,文亦不如我爹,但他精通兵法,年少时曾说学武,能斗一人,厉害者以一敌十,他要学一以敌万的兵法。祖父听闻后,夸他心怀大志,彼时,白真大师途经晋阳住在灵泉寺,祖父带着大伯登寺求教,得白真大师传授棋艺、兵法半年余……”

    李睿识若有所思地点头。

    李冠道:“还真未听说飞龙元帅的兵法师承白真大师。”

    沐七郎又道:“我家有个老祖宗,是我祖父的叔公,今岁已近百岁,自小云游天下,大抵三十多年前,他曾回家指点我大伯兵法布阵一年余。之后,大伯随祖父在军中效力,一则有世交提携,二则大伯精通兵法布阵,十五岁立下战功,方有了后来成就。”

    对于沐元济从平凡走向荣光的历史,西凉人都能朗朗上口。

    在西凉军中,有更多关于沐元济作战故事,他是军中男子心目中的“英雄”。

    李睿识道:“京城中有人议论,说你们沐家祖上出了个老神仙,我听闻近日老神仙回家,能否拜见一二。”

    沐七郎摇头,“老祖宗性情孤傲,行踪飘忽,我听说回来,几次登门求见,屋里却没人。”

    自家后人求见都不理,何况是外人。

    李睿识也喜欢书,这会子见沐家书房如此大,“沐七郎,带我们游览一番你家藏书阁如何?”

    沐七郎想着沐容姐妹刚进去,放了外男进去不大好,沐家的规矩他也是知晓的,若让外男冲撞了姐妹,他也没法向老太君交代。“此间,书僮们正在整理书籍,若二位进去,恐是不便。”

    他可是刚把那些儿郎公子请出去,说是今儿要整理藏书阁,大家也都习惯了,沐家书多,这是怕弄丢了,虽有专门管理书房的书僮,便不妨有些儿郎瞧见好书,悄悄地拿了去,对于孤本、珍本,沐家是不会借阅的,自藏在更为隐秘的密室里。

    李冠微微一笑,“有何不便?我们进去就是一览,你家书再多,能多得过太学院、翰林院去?”

    沐七郎扭头看外头,却见门外站着书僮,指了指二楼,知沐容与沐曼华上了藏书阁二楼,心下舒了一口气,只要李冠不上二楼便好,“也罢,我领你们进去,今日书籍未重新整理完,不好借阅。”

    几人进入藏书阁,里面很大,全都是一排排的书架,书僮们坐在三角楼梯上,将书籍重新进行排放,这里有常见的书籍,就是一些兵法棋谱、琴谱等等也都一应俱全,但仔细一瞧,不过是比别人家的名目更为繁多罢了。

    李睿识若有所思,“我突地明白,为何我父王让我送一套书籍于你家,父王定是知晓你家书房很大。”

    沐容从未见过这么多的书,此刻在二楼转了一圈,春香、秋香二人怀里就是满满一大撂的书。

    “九姑娘,你借这么多,什么时候能瞧完?”

    “若要领悟,许是七八日,若是粗看,也就三四日,我今儿要住在藏书阁,你们二人留一下服侍茶点,另一人回去。”

    沐曼华也挑了几本,只是三本而已,提高嗓门问道:“九姐姐,你今晚不回怀璧楼,你难道要睡这里?”

    这一嗓子吼得,立时李冠、李睿识二人都听见了。

    李睿识惊道:“沐七郎,你说今儿在整理书籍,九姑娘为何来了?”

    李冠忙道:“废话,人家是沐家人,什么时候来要告诉你?”

    沐家人,那就是沐家主子,你是客人好不好?怎么颠倒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