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曹丕来说,相比于王莽的篡权夺位,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则是像尧舜禹那样的禅让。
关于这一点,他手下的那一批得益于他推行的九品官人法的士族文官们,和他有着同样的看法。
也许是汉帝刘协也有着同样的想法,也许是被曹丕驻扎在曲蠡的大军所震慑,亦或是朝中有大臣向汉献帝逼宫进言。
但无论如何,就在刘晔将曹爽种出来的玉米、土豆和红薯带回来的当天,汉帝的禅位诏书也被送到了曹丕的手中。
诏书中,汉帝的言辞颇为恳切,大意无非是汉室天命已终,朕愿效仿尧舜之事,将帝位禅让给魏王曹丕。
此时,曹丕这边也有人开始表现了,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纷纷劝进,但被曹丕决绝,理由也很老套,大意就是说他自己德才浅薄,不敢当此大位。
这时候,一场似乎写好剧本的话剧便开始上演了。
魏王国的大臣们纷纷登场,在曹丕的三辞三让中,很多人的名字也出现了不止一次,其中最重要的,当属侍中刘廙、辛毗、刘晔、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陈群、给事黄门侍郎王毖、董遇、散骑常侍傅巽、卫臻、辅国将军清苑侯刘若等等先后一百二十余人,都在劝进表中签了字。
这种繁琐的辞让礼节循环往复,大臣们似乎也乐此不疲,直到十月十三这天,汉帝刘协派来御史大夫张音持节,捧着皇帝的玺绶以及诏书前来,曹丕才在满朝文武跪地高呼的场面下勉强说了一个字,“可”。
随同刘晔一同到达曲蠡的曹爽跪在班列的末尾,偷偷抬头看曹丕的表情,暗暗心惊,心说如果这个年代有奥斯卡在,曹丕今天的表演绝对能一枝独秀,拿到小金人。
既然大王答应了,那掌管天文历法的许芝等人就开始办事儿了,先是选址,然后修筑受禅台,到了十月二十九,曹丕登台受禅,祭天祭地祭山川,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大赦天下。
受禅后的第三天,曹丕下诏降刘协为山阳公,仍然可以在山阳境内使用汉朝的历法,可以使用天子的仪仗,礼乐等等,并将刘协的四个儿子统统封为列侯。
紧接着,就是大肆的追封,以及对自己手底下的功臣们加官进爵。将相国改名为司徒,御史大夫改名为司空。
至此,延续了四百二十六年的大汉王朝宣告覆灭,历史的正统落到了曹魏政权的手里。
这延续了一个多月的繁琐流程,全被曹爽看在了眼里。
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后世人,能够亲眼看见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以禅让完成朝代更迭的事件,曹爽的心情是非常兴奋而且震惊的。
虽然王莽也是通过禅让取得皇位,但与之同世的位面之子光武帝已经将其定性为乱臣贼子,而且当时王莽篡汉时,禅位给他的孺子婴自是皇太子,而且本身智力也不健全,加上王莽的受禅手续不齐全,各个部门的公章都没有收集完成,就匆匆继位,连祭天大礼都不敢举行,因此算不上正规。
然而曹丕的这次受禅,过程之完善,流程之繁琐,统统被史官清晰的记录了下来,并成为之后一千多年间各个帝王们争相效仿的对象。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