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小小风波没有在榆树村掀起什么风浪,本来嘛!你求娶我不答应也是合情合理,不像定过亲又拒婚毁名节。
像往常一样,明越依然每日出摊,直到十五元宵节一过,明越和娘就把小弟送去了私塾,看着穿着小文士服,扎着小方巾,背着娘用青布缝的小书包的小萝卜头,明越有些恍惚,上一辈子上小学第一天入学的情景就好像昨天发生过的一样,跟现在有了重叠------
小弟:你如今进入了学堂,就要听夫子的话,好好读书,我们全家不指望你出人头地,但是对你以后会有很深很深的影响,姐姐的话,你能明白吗?
姐,我会记住的,我一定要好好读书,我还要考上秀才,让咱家庄稼不用交税收,柱子一本正经的说道。
明越听了,笑的不行,也不知道小孩子哪里听来的,可能他觉得考上秀才就顶了不起的事了,谁成想柱哥一步步在姐姐的资助下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考中秀才,而且还取得了不得了的成就呢,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柱子上学一事,远远比其他事来的轰动些,族里的人每每见了柱子从学堂回来,都是羡慕和自豪,羡慕的是人家姐姐能供得起读书,自豪的事这都是苏家一脉的人,与有荣焉!
村里其他人家更是眼红的很,看见苏杨氏都不免高看了眼,苏杨氏更是得到了满足,现在在村里举手投足都像变了一个人,不在唯唯诺诺,而是大气的很,明越看在眼里,觉得送小弟读书真是再正确不过的事。
李大叔家的虎子见柱子上学,也嚷嚷着要去,李大叔家经济还算宽裕,再者十分相信明越的眼光,也把柱子送了过去,这样一来,每天柱子虎子俩人还有个伴,读书更是上心了。
这边大堂伯苏章也传来消息,说是十里铺的砖已经看好了,老板答应只要量多,优惠是一定的,明越就打算只等开化了就着手去把砖拉回来-------
日子又过去了几日,明越做串串与卖串串更是得心应手,每日收入不算多但也不能说少,算一算,自己手里的银子也有四十两了,再卖个月把争取把银子存够五十两,虽然和自己预算建的房子还差一些,但是因为有杨幕轩的一百两现在到是不慌。
想想,杨大公子也是好几日没见了,八成又是回京了,回京更好,要不然他一出现总是带来风波。
也许真的凡是不经念,明越刚就念叨完,就见一个大户人家的妈妈在两个丫鬟模样的女子簇拥下走过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厮。
敢问这位可是苏家姑娘,闺名叫做明越的?领头妈妈在明越摊位前站住,盯着明越问道;
正是,敢问妈妈何事?
好一个标致人,老奴乃是本镇杨府的管事妈妈,我们家的公子正是名唤穆轩的,我家夫人年后随公子回来祭祖,听说了姑娘救我家公子一事,想请明越姑娘府上一叙,本来夫人想亲自来,奈何身体不大舒适,特命老奴来请姑娘,姑娘能否屈膝随我走一趟?
明越心里诽谤,这来了个秦晚晴,现在又多了个老夫人,唉~麻烦,还是去一趟吧!好乃人家过来请的,总得给杨大少爷个面子。
好的,有劳妈妈!容我叮嘱下舍妹,回头就让明夕看着摊位,又去夏老伯店里让李大叔过来照看下,这才随着杨府的一干人离开。
没走几步,就见街道口停了一顶软轿,几个轿夫见了,连忙把轿帘掀开,妈妈拱手请明越上轿,明越瞧了一眼,说了句妈妈请,见妈妈坚持让自己先上,也不造作,就上了轿,管事的妈妈见了暗暗惊讶!这位姑娘真不像农家女孩,举止大方,言谈有礼,心里便多了一些好感。
轿子晃晃悠悠的行了一段路才在一座大宅外停下,从外面看,这座宅子跟镇上富人家宅子样子也差不多,自从来这个世界,明越还真没见识过古代富贵人家里生活什么样呢!会不会和电视里演的一样?正好自家要建房子,可以借机参考一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