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君半信半疑,又去占卜,得到的卦象不吉,就没有追击楚国军队。
熊通听说季梁劝谏阻止随国追击楚军,就再次召见斗伯比问计。
伯比献计说;“请主公在沈鹿会合汉水以东的诸侯,如果随国参加,就是归顺楚国了,如果不来,就以背叛联盟的罪行讨伐。”
熊通就派遣使者告诉汉水以东的各个诸侯国。四月初一在沈鹿会盟。
到了会盟日期,巴、庸、濮、邓、鄾、绞、罗、郧、贰、轸、申、江等诸侯国都到了,唯独缺少了黄,随两个国家。
楚君派遣薳章去责备黄国。黄国很惶恐,赶紧派遣使者来楚国请罪。
楚君派遣屈瑕去责备随国,随君不服从。楚君大怒,率大军讨伐随国,驻扎在汉水和淮水之间。
随君召集群臣问抵抗楚国的计策。
季梁说:“楚国联合诸侯,对随国用兵,士气正盛,不能轻易开战。不如我们言辞谦卑得求和。楚国如果同意求和,楚随两国恢复友好关系,如果不同意执意用兵,那么理亏的就是楚国。楚国欺负我们言辞谦卑,那么他们的军队就会懈怠,随国被楚国拒绝求和,随国士兵心中有怒气。我军士兵有怒气,士气高涨,楚国士兵懈怠,这样随国就可以和楚国侥幸一战了。”
少师看不起季梁的计策,撸起袖子挥动手臂:“你也太害怕楚国了,楚国士兵远道而来,是来送死的,这次如果不能速战速决,还让楚国像上次一样逃走,就太可惜了。”
随君被少师的振奋言语迷惑,任命少师为戎右,以季梁为将军,自己亲自率领大军抵御楚军,在青林山下布阵驻扎。
季梁站在战车上远望楚军,对随君说:“楚国军队一分为二,楚国的风俗是以左为尊。楚君必在左边,君主所在,必然是精兵聚集所在。请主公派精兵攻击楚军右路军,如果右路军被攻破,左路军也会士气低落。”
少师说;“要避开楚君所在的左路军,这不是要让楚国人笑话吗?”
随君又听从少师的计策,率军猛攻楚国左路军,楚军突然列开阵势,放进随军。随君杀入阵中,突然楚阵中四面伏兵一拥而上,人人勇猛,个个要强。
少师和楚国将领斗丹斗在一处,你来我往,经过十几回合,少师就被斗丹斩于车下。
季梁率军保护着随君死战,楚国士兵个个勇猛,都不后退。随君为了保命,放弃了戎车,微服混在士兵中间,季梁率军血战到底,杀出一条血路,才突围出了包围圈,军队士兵也只剩下了三四成。
随君对季梁说:“朕不听你的话,才导致今天的惨败。”
随君又问少师在哪里,士兵回复被楚将所杀,随君听了也是叹息不已。
季梁对随君说:“此等误国之人,没有什么可惜的。当今之计是迅速向楚国求和。”
随君六神无主得说:“如今朕什么都听你的。”
季梁亲自到楚国军营中求和,熊通大怒:“随国背叛拒绝参加会盟,还出兵对抗楚国,现在兵败了来求和,这是诚心的吗?”
季梁面不改色,从容得说:“以前是奸臣少师,恃宠贪功,怂恿出兵对抗楚军,这都不是我国君的本意。如今少师已死,我国君知道错了,就派遣臣来认罪,如果能得到您的宽宥,随国将率领汉水以东的所有诸侯永远臣服楚国,请您裁决。”
斗伯比说:“天意不想让随国灭亡,所以除去奸臣。随国不会灭亡。不如同意随国的求和,让随国率领汉水以东的诸侯,在周王朝对楚国歌功颂德,让周王朝赐王号给楚君,这样可以镇服南方蛮夷,对楚国也有好处。”
熊通认为是好主意,就派薳章私下对季梁说;“我国君拥有江汉之地,希望周王朝可以赐王号给楚君来镇服南方各个部落。还希望随君能率领南方诸国在周王朝为楚君谋取王号,如果侥幸能获得王号,都是随国所赐,我们静静等待随国的好消息。”
季梁回到随国,对随君说了楚国的意图,随君不敢不服从,就率领汉东诸侯一起在周王朝对楚国歌功颂德,希望周王朝赐王号给楚君,镇服蛮夷。
周桓王不同意。
熊通大怒:“我的先人熊鬻有辅佐文武二王的功劳,最后被封在遥远的荆山地区,现在这里地广人多,南方诸国没有不臣服楚国的,周王却不加封王号,是有功无赏。郑国人箭射周王左肩,周王却不敢讨伐,是有过无罚,赏罚不明,还怎么能称王呢?而且我的祖先熊渠已经自封为王,我如今只是恢复楚王旧号,还用得着周王朝封赏吗?”
熊通自立为楚武王,和随国结盟,然后回国。这是公元前704年的事情。
汉东诸国都派遣使者去楚国祝贺,周桓王虽然很恼怒,但是也没有办法,从此周王室日益衰落,崛起的楚国却更加肆无忌惮,贪得无厌。
熊通称王十四年后死去,传位给熊赀,熊赀迁都于郢,楚国把南方的各个诸侯国部落都控制在自己手中,秣兵历马,虎视眈眈,一副要随时进犯中原之势。后来如果不是齐桓公讨伐楚国和楚国在城濮之战落败,楚国的势力将不可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