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二章 虾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极好的了,可是对于傅紫萱来说,并不划算。一亩虾每亩可得银二两多一点,养鱼一亩却能有小十两,养泥鳅和田螺去年能有个十两多。看来养虾并不划算。

    看来不能光卖鲜虾,还是要制成干虾或是虾仁往内陆或是湖泊少的地方卖才能卖得上价。

    而且这么多虾,敬县一时半会是销不掉的,且多了的话必会压价。而且如今的人虽然虾比肉价便宜,可百姓们还是更愿意买上半斤肉而不愿买一斤虾吃的。这虾还算是大户人家饭桌供应之物。

    傅紫萱一边往大小玉庄看佃户们和自家下人们捞虾,一边琢磨如何才能把虾卖出更高的价格。

    若是不能把虾卖出更高的价格,看来还是养鱼养泥鳅养田螺划算。

    那鱼寻常人家不管自己吃还是待客还是送礼,都喜欢桌上有鱼,意头好嘛。就是那头一回上门来拜访的新女婿,岳家也是会在饭桌上摆两条鱼的,头和尾放在一起,希望自家女儿和女婿日子和美,年年有余,又寓意有头有尾,顺当和乐地过完一辈子。所以这鱼还是广受欢迎的。

    先捞了小玉庄的,称了后,果然一亩在一百五十斤左右。

    傅紫萱命人陆续以一斤十五文的价格送往镇上和敬县集里卖。一边又以少两成的价格送一部分往有间食肆和醉仙楼,又挑了一些最大的和最小的倒在玉园的虾塘里。

    连捞了七天,才把一千多亩水田捞干净。

    傅紫萱按当初说好的,一亩给一成分了给佃田的农户。按二两算,每一亩也能有个二百文,若是佃了十亩的,也能有二两银子。佃户们都很高兴,傅紫萱又以每斤五折的价格许他们每家买上一些打牙祭。佃户更是高兴,孩子们也欢腾不已。佃户们还追问夏种还养不养了?

    这一千多亩田,总共收了十几万斤的虾,如今一天才卖五百斤左右。如今两个重要的节,八月节和年节都还没到,端午又过了,也卖不上多少。

    傅紫萱看着挤得连连向水面蹦着透气的虾,心里转了无数个念头。

    捞了虾,刚进入六月,天香米就开始收割了。比其他品种的稻要早了大半个月。

    同样是先收大小班庄的。

    除了捞了虾,傅家庄的泥鳅和田螺是不急着捞的,那要等收割了水放干才捞。鱼也不急,先赶至鱼溜里,再处理好了这些虾,傅紫萱才能腾出手来。

    今年傅紫萱是没心思跟着去看收割的事了,她正为塘里的虾愁着呢。不过也仔细地交待了粮店等人,让他们各处妥当看着,当初领了秧苗的,又要上交多少斤的,都要好好盯着。

    她自己每天领着家里的丫头婆子及玉园里的人忙着晒虾干,剥虾仁。

    虾仁全都是原味的。并不进行各种加工,都只是去头去尾去壳。鲜虾仁这时代是没法保存了,只能制成干虾仁。

    为了让人有鲜虾的效果,又专门制了一种虾干。不剥壳,就直接晒干,收在坛子里密封好,下汤或是妙菜或是要做个有虾的菜肴,也能有个全须全尾的样子。

    这种干虾,总共做了两种,一种是开背去肠抹上盐的,一种就是原味的,什么调料都不放,也不直晒,就是阴干,直到没有水份了,才把它收进坛子里密封好。

    还好,傅家院子够大,也不是什么多难的活,找了各种各样的晒器,摊了满院子晒或是摊在各种阴凉处。

    每天一大清早派人往虾塘里打捞,几大桶几大桶地往宅子里送。除了紧着调人手制干虾、剥虾仁,家里也是顿顿吃虾,还往各家交好的家里及亲戚朋友处及族长、族老家及一些近邻处都送了不少。

    还好都不是多难的活,到佃户们往傅家庄收割的时候,池塘里的虾也只剩下留种夏种秧苗时再投的小虾种了。

    近二十万斤的鲜虾,除了卖的还有留种的,最后得了五万斤的干虾和干虾仁。

    家里因来源便利,所以只留了一百斤自家食用和将来送礼。给醉仙楼和有间食肆各留了两千斤。其余的全托了送粮的那个镖行送往其余二十三家醉仙楼。

    云州醉仙楼就不送了。那里三面临海,有的是鲜虾和虾仁买,而且价格便宜,就是傅紫萱自家产的,但是贴上镖队送货的费用,那成本低不到哪去。

    虾仁的事忙完后,天香稻也收至尾声。RS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