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深秋绝塞谁相忆②,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③。
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南雁归时更寂寥。
【注解】
①九日:词中指九月九日,也就是中国的九九重阳节。
②绝塞:绝,极远,边缘;绝塞,极为远,几乎没有出路的地方。
③乡路:这里指通往家乡的路。
【典评】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日期为农历九月初九。
每到这一天,在民间会有很多活动。
这些活动大多要同亲朋好友参与。
因此,在这一天,有很多离家在外的文人,便会写下很多思念亲人的文字。
唐代诗人王维曾写过一首著名的重阳诗,名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文如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在写这首诗时,正在长安为功名而努力。
长安是当时的京城,也是全国最繁华的地方。
重阳佳节到来,到处是喜庆的气氛。
王维在这样的日子里并没有太多喜悦,他带着一颗孤独的心,默默走过人群。
王维在京城,他的兄弟们在华山东边,节日里,他想起往年同兄弟们一起过节登山,饮酒,心中寥落万分。
因此写下了重阳忆兄弟的诗。
王维这首重阳诗有很大的影响,重阳节的很多活动,如与亲人一起登高,一起饮酒、一起插着茱萸团聚,都成为思乡的情结。
纳兰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在边塞地带执行任务。
重阳佳节到来,他不能回到家中同亲人团聚,一个人在荒凉的边塞感到异常的苦闷。
在思故乡,念亲人的日子,写下了这首《采桑子》。
全词分上下两片,前两句为上片。
上片主写景。
深秋已到,这偏僻的边塞地区,到处是被风吹落的树叶。
山萧萧,树萧萧,风萧萧,意萧萧。
还乡之日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地。
在末句提到“六屏山”
,山曲折如六扇长屏,故名“六曲屏山”
,亦有如六首动人之曲的含意。
唐李贺有一首《屏风曲》,其中就提到六曲屏风,原句为“团回六曲抱膏兰”
。
屏风曲折,如重重山叠。
故称为“屏山”
,在这首诗里,用来指代“家园”
。
在词的下片里,他决定同“风光别”
。
重阳节里,风光铺满大地,正是欣赏的好时候。
但纳兰却并没有觉得不同。
边塞的风光再好,也好不过家乡。
正所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家乡的一草一木,都与外面大不同;家乡的每日每时,都令人心中宁静。
这一切,都和风景无关,主因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纳兰一句真言,拔动人心弦。
景只是景,山只是山,节日只是节日。
人类所追求的,只是感觉的充溢。
其他的都是虚幻,人才是关键。
他的苦闷来自孤独,他心中的思念只有亲人。
一个人看凄迷的风景,又是怎样的魂销。
词的最后一句是写雁。
南雁只能北归,南雁北归时那种孤寂与渴望,同纳兰在节日中的情形又是何等相似。
雁思故乡,人思家园。
天空的飞雁若是风景,纳兰就是被风景划伤目光的人。
对于用雁来表达思乡之情的词,有李清照的《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也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都是借雁的归去来表达内心对家园的牵挂。
这一句写雁,也写纳兰的离乡之愁与思乡之情。
何时再回故乡,何时再见亲人。
塞外客纳兰,在佳节里陷入沉思。
办实业,练新军,一个工科男在明末的故事。...
如若有一天有人跟江城城说起穿越什么的,江城城绝逼的会说上一句,智障!现在这件事落到了江城城的身上,无语问苍天既然江城城来到了这里,本小姐的名声可不是盖的,什么太子,什么王爷,嗯哼?拭目以待!滚下去。你丫的是谁!滚。别以为姑奶奶好欺负!小姐,这位是二王爷。轰的一声,耳边炸了,二王爷,凌天国,就连皇上都可以惹,就是不可以惹自己眼前的二王爷!江城城秒怂。那个,王爷,我说我刚才是在开玩笑的,你信吗?滚。好的,我这就走!一溜烟的,一片尘土飞扬,人却早已不在。...
为了自己的家人,苏浅语一狠心,签了个代孕合同。每天晚上被一个陌生男人捂住眼睛,夜夜痴缠。原本以为顺利生下孩子就能够和那人划清界限。哪知道某天晚上却被他堵在墙角,神情危险给我生了孩子还想嫁给别的男人?于是扛上肩,丢上床。他务必要身体力行的告诉她谁才是她的男人!...
两年前,他已身处漩涡之中尚不自知,两年后,为了寻找真相,他开始穿梭于电影世界。不知不觉之中,他发现,原来他最强大的力量,就是在电影世界里的羁绊。低中高三个等级,电影很多,热度很慢,任何看似不合理的地方都有其合理存在的意义。很普通,可是很实在,无意间,就能走进心中。ampltpampg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无限电影寻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ampltpampgt...
季安宁重生了。重回1988年,变成了又肥又懒的丑媳妇。但老天却给了她一个根正苗红,宽肩窄腰,身高一米八几的军官老公。季安宁咬咬牙,军嫂不好当,尤其有一个优秀帅气的军官老公,军嫂更不好当!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军嫂有点甜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要是觉得重生军嫂有点甜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他有全九州最好的计谋,灭齐国,覆北燕,为太子力争平地。可与他频频作对,将他从将军之位拉下来的人,竟是且看他如何使用阴谋论,如何扭转乾坤,借着一场场血腥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