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送新婚夫妇出了宫,陈女官回到东阁,看见太皇太后立在鱼池之畔喂鱼,走了过去。
“他们走了?”
姜氏往水里投了一匙饵料,问道。
陈女官点头应是,看着水中那些养了足有十几年的肥头肥脑的红鲤摇摆着游来逐食,笑道:“秦王好似已喂过食了。
这鱼和人一样,吃太多,怕要撑着。”
姜氏便将鱼食罐递给了她,口中道:“这么大的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不忘他的鱼。
我那么多的儿孙里,数他小时候最会折腾,折腾了这些鱼,累我至今还要日日喂食。”
她的语气听起来似在抱怨,实则满满都是偏爱。
姜氏自己一生无所出,李氏的子孙后裔里,并无和她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后代,但她却也和普通人家中的长者一样,私心有偏,偏向了秦王这个幼孙。
据陈女官想,姜氏之所以喜欢秦王,因他从小不但生得招人疼,性情也真,投了姜氏的缘。
老女官便笑道:“殿下不是刚成家吗?往后有王妃作伴,太皇太后您再不用牵挂了。”
姜氏笑了笑,道:“你看秦王妃如何?”
老女官因她今日引姜氏开怀大笑一事,对她印象颇好,思索了下,道:“胆大,但性情不错。”
姜氏点头:“这小丫头胆大,我其实早有数。”
老女官略微惊讶:“太皇太后怎就早知道了?”
姜氏道:“千秋节的那夜,我留意到这小丫头藏在人堆里窥我,也不知她是何目的。
今日再见,果然胆子很大。”
魏王曾亲口承认喜爱王妃,爱屋及乌,老女官下意识地往好处想:“观王妃今日对太皇太后您的尊崇之情,不似作假,见她举止,也颇多娇憨。
或许在河西时听多了民间对太皇太后您的称颂,身处千秋节那夜的情境,一时忘情所致?”
姜氏道:“菩猷之的孙女第一回来我这里时,处处藏拙,不像你所言之天生娇憨毫无心机之人。
你想,她幼年带罪发边,在河西那种地方长大,回京才没两日便处处应对得体,怎么可能是个简单之人?藏巧于拙,以屈为伸,我以为这才是她的内里。”
老女官一怔。
姜氏继续道:“不过,我并非认为女子有心机便是坏事,端看心机用在何处,是否正道。”
她停顿了一下,面容现出一缕寂寥之色。
“我老了,总有一天会死……”
“太皇太后!”
陈女官目露戚色,立刻出声阻止。
姜氏笑了笑:“人人都有一死。
民间拿我比作西王母,难道我会真的以为自己便是西王母?有何避讳,不能言死?等我死了,后头的事我看不到,更管不了。
故我倒盼望秦王王妃是个能自己站得住脚的人,自己先站住,往后若再能助他逢凶化吉,二人平安白头,我也就放心了。”
陈女官伴侍姜氏多年,深知她在半生无上权力和万丈荣耀背后所藏的种种的不可言说,眼角不禁泛红,却用轻松的语调道:“太皇太后所言极是。
王妃既能藏巧于拙,以屈为伸,与秦王又琴瑟和鸣,二人岂非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太皇太后放心便是。”
一片叶子飘入水面,惹得附近的几只胖头锦鲤游来追啄,水面漾出了一圈圈的细细波纹。
姜氏道:“但愿吧,此非孽缘,而是良缘。”
她望着水下的鱼戏叶片,出神了片刻,忽道:“我要去安国寺上香许愿,你尽快替我安排。”
本文一对一,非重生,非穿越,男强女强天和王朝一千三百零四年,群雄起,天下五分君临天启大燕商兀禾术。本文故事背景为天下五分百年之后。分隔符十年前,天启皇权变,只留下年方六岁的倾城公主。天启异姓镇北王继任皇权,许倾城公主太子妃之位。一年后,倾城公主因与大将军之女发生争执,被皇后以德行有失之名遣往城南寒...
新书韩流之巨星希望大家支持!求推荐!求收藏!!新书需要大家的呵护啊!余明希不止一次想过如果当初他考上了京北电影学院,他的人生又会是怎样?PS大家多多支持!求推荐!求收藏!订阅!求订阅!!订阅,很重要啊!!!!!...
一个好管闲事,只要有钱就来者不拒的闲人,爱喝酒,坐拥别墅大宅却又穷得要死,身怀驱邪秘典,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得阴曹地府获封阴曹管事一职,且看没有人直接呼其全名的阴曹管事人,如何行走在茫茫都市之中,为人为鬼为妖解决一桩又一桩的闲事...
倒插门了个冷冰冰的老婆,说要和我一起修炼,功法竟是...
当一个能够开启任意位面的急救站出现,无数炮灰接连出现求助之时,在一个个不受牵绊和承受规则的世界中,是做强者还是枭雄?是守住本心还是走向邪恶?这一切随着一个个变局淬炼着人性...
感谢青春,让我在一无所有的年纪,遇到了青春靓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