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于是这十八个兄弟就辞别老娘,进山做了杀富济贫的土匪,后世胡匪们用铜造的小和尚来代表这十八兄弟,一是为了铭记兄弟间的义气不能忘记;二是要效仿前人替天行道的举动,遵照祖师爷留下的“五清六律七不抢八不夺”
行规。
不过这种古时的“胡风”
早就不复存在了,解放前的东北,匪患极其严重。
东北土匪真正成了危害一方的情况,是由日俄战争后俄军兵败向北溃散引起的。
那些大鼻子一边逃窜,一面烧杀掠夺,沿途散落了大量军火,搅得天下大乱,随之而来出现了许多为求活路落草为寇的土匪,有道是“遍地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
。
随后的岁月中,东北三省的统治者换得好像走马灯一样,大鼻子俄国人、小鼻子日本人、再加上什么大帅、少帅、委员长,无不将这些胡匪视为心腹之患,但怎么剿也剿不尽,反而有越剿越多的趋势,只好采取招安的办法将其收编。
但仍有不少软硬不吃的,只要你是官面上的就跟你打,管你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甚至是苏联红军,只要从山头底下路过,就出来敲你一家伙,也有招安后又不服管再次反水上山的。
所谓土匪就是土生土长的匪徒,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不仅人熟,地面也熟。
那些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生得比人还高、一望无际的荒草甸子,不摸底的人一进去就会立刻被“海蚊子”
叮成干尸,还有沼泽、雪谷、黑瞎子沟,都是胡匪藏身摆脱追兵的“宝地”
,他们跟正规军一打就散,逃进人迹罕至的老林子里躲藏起来,等风声一过又重新聚集,剿不胜剿,历朝历代都拿胡匪没有办法。
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东北局进行土地改革之时,东北胡匪已有成灾之势,几乎每县都至少有三两千名胡匪,几十人或上千人聚为一绺,各有字号山头,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黑话、行规、手势、仪式,而且心狠手辣来去如风。
一股土匪不管有多少“崽子”
,就算被全部消灭干净了,只要匪首还活着,就有东山再起、死灰复燃的可能。
而那些成了名的胡匪头子,个个都是“穿山甲、海冬青”
,冰天雪地中逃进深山,他可以扒开雪窝子,掏刺猬、捉老鼠,找木耳松籽来充饥。
在没人知道的山沟里,还有胡匪隐藏的密营,里面储存着粮食弹药,所以即便剿匪的部队多达数万人,可一旦撒到茫茫无边的林海雪原中追捕残匪,就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了,常常无功而返。
有些土匪头子是猎户出身,格外熟悉原始森林中的环境,擅长跟踪猎物和掩盖足迹,而且又会一套迷信的把戏,号称推八门,也就是耍纸牌,每到一处,把布袋和尚摆出来拜上一拜,然后摆出八张倒扣的纸牌,翻开纸牌,有生字的一张,就是他逃跑的方向,这种方法不仅令人难以琢磨其逃跑路线和规律,而且还能利用其手下弟兄的迷信思想,让他们死心塌地地跟随左右。
林蛙
我曾听一位客户讲他老家五六十年代度荒年的经历。
他说农作物历来有个春种秋收的时令,乡下有句民谚道得好:“神仙难过二八月。”
那时节正是地里青黄不接的日子,老百姓们靠山吃山,便时常去山里捉“虾蟆”
,山沟子里有几道淤泥河,每当暴雨之后,山上便有许多大虾蟆为了躲避洪水,都从淤泥河里逃上山坡。
当地人说的“虾蟆”
,就是咱们所说的“蛤蟆”
,淤泥河中的蛤蟆,因着水草丰厚,都生得又肥又大,雨后大群蛤蟆蹿上山坡,正是村民们解决粮食问题的大好时机,一个人拎几条麻袋上山,随手去抓蛤蟆,一天下来,能装满几大口袋,家中吃不了这许多,便趁着蛤蟆兀自鲜活、尚未憋闷而死的时候,运到城里换些油盐茶叶。
本文一对一,非重生,非穿越,男强女强天和王朝一千三百零四年,群雄起,天下五分君临天启大燕商兀禾术。本文故事背景为天下五分百年之后。分隔符十年前,天启皇权变,只留下年方六岁的倾城公主。天启异姓镇北王继任皇权,许倾城公主太子妃之位。一年后,倾城公主因与大将军之女发生争执,被皇后以德行有失之名遣往城南寒...
新书韩流之巨星希望大家支持!求推荐!求收藏!!新书需要大家的呵护啊!余明希不止一次想过如果当初他考上了京北电影学院,他的人生又会是怎样?PS大家多多支持!求推荐!求收藏!订阅!求订阅!!订阅,很重要啊!!!!!...
一个好管闲事,只要有钱就来者不拒的闲人,爱喝酒,坐拥别墅大宅却又穷得要死,身怀驱邪秘典,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得阴曹地府获封阴曹管事一职,且看没有人直接呼其全名的阴曹管事人,如何行走在茫茫都市之中,为人为鬼为妖解决一桩又一桩的闲事...
倒插门了个冷冰冰的老婆,说要和我一起修炼,功法竟是...
当一个能够开启任意位面的急救站出现,无数炮灰接连出现求助之时,在一个个不受牵绊和承受规则的世界中,是做强者还是枭雄?是守住本心还是走向邪恶?这一切随着一个个变局淬炼着人性...
感谢青春,让我在一无所有的年纪,遇到了青春靓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