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儿时过年,有顺口溜:“穿新衣,戴新帽,吃糖果,放鞭炮”
,体现了当时小朋友节日生活的重中之重。
但这个顺口溜似乎为了压韵而颠倒了顺序,至少对我而言,吃与玩是最重要的,新衣倒是可有可无。
至于“新帽”
更有强加之嫌,大概是“因韵而生”
的。
在我们厦门,四季如春,戴帽子多少有些节外生枝,而且你戴了帽子,下课或放学时常常会成为大孩子“攻击”
的对象,突然抢了你的帽子,然后被人传来传去的不亦乐乎。
就吃而言,年夜饭的“炸五香”
、“炒猪腰”
、“清蒸黄瓜鱼”
很叫人神往,而更重要的是年糕,哈哈,年糕才是过年最鲜明的旗帜!
煎年糕焦甜的香味极为诱人,无论是红糖年糕,或者白糖年糕。
年糕大多是各家自蒸的,即便是我们那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厦大家属区:买好糯米,浸它半天,然后到附近农家的石磨房里磨米,常常是保姆套好木杆推磨,而小小的我则踮起脚尖,用小瓢把浸后的糯米舀入石磨上的那个窟窿,保姆还会不时发出命令,我就加一瓢水浇石磨上。
现在回想起来那间阴冷的石磨房,耳畔仿佛有石磨沉沉转动的声音,还有木柄推杆“吱嘎吱嘎”
地歌唱。
呵呵,那时的厦大校园,可真是都市里的村庄。
春节一早,我就不大情愿地被老爸牵着上各家各户去拜年,然后让衣袋裤袋鼓鼓地凯旋而归,袋中的“战利品”
有五光十色的糖果,从上海的“米老鼠”
奶糖到厦门“白鹭”
水果糖,应有尽有。
而瓜子、鱼皮花生以及花生糖则是在人家家里现吃的。
那时印象最深的还是“椰子糖”
,糖果的体形圆粗,一个抵俩,放进嘴里,腮帮子鼓得高高,虽然运转困难,但很有成就感。
我还收藏糖果纸,夹在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的书里,一直保存到现在。
这种美丽而浓甜的糖果情结一直延续到我的青年时代,而结束于改革开放的大潮里,如今的我已经好几年没吃一颗糖果了。
糖果虽美好,自由更可贵:完成了大人的拜年任务之后,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疯玩了。
男孩子最迷的当然是放鞭炮,成串的鞭炮从来都舍不得一次性连放,而是小心翼翼地解开连接线,把小鞭炮一门一门卸下来(厦门人把单个鞭炮的量词用“门”
,无论多小的鞭炮,至今如此)。
男孩子都是小勇士,放鞭炮从不掩耳朵,我更神勇,常常参加“踩炮”
的壮举:当南普陀的香客抛出成串点燃的鞭炮后,我等好汉就扑上去,在噼里啪啦的爆炸中乱踩,“奋不顾脚”
地踩灭鞭炮,一旦成功,那些没有爆炸的鞭炮就可以悉数收入囊中,但代价也是惨烈的:鞋面鞋底甚至脚脖子,被炸得焦黄斑斑。
春节之夜叫人兴奋的亮点是“出烟火”
——一种小姑娘的鞭炮,线香一样的,点燃了就会喷出细亮的火花,且持续良久。
它的演绎不但艳丽,而且烟火的气味也好闻,尽管也是类似鞭炮的火yao味,但它更平和一些。
它的缺点是太安全了,对小小男子汉而言,实在是不够刺激。
在闽南话中,“出”
就是“喷”
的意思,但这里用“出”
,更为乡土,且意思也基本不走样,是闽南语文字化的一个可以接受的样本。
医学院大学生孙子轩意外受伤之后,拥有了与古代神医交流的能力!面对中医的衰败,孙思邈,华佗,张仲景,扁鹊,一个个古代神医争抢着传授孙子轩神级医术!替清纯校花看病帮绝色女星护肤给警花按摩疗伤看美女总裁的私密疾病,这些都不是我的本意。孙子轩无奈的说我只是一心想要振兴中医啊!...
现代历史系大学生彭岳,阴差阳错地穿越到了明朝嘉靖年间,附身到了一个垂死的书童身上。那时明朝刚刚出现党争乱像,风云际会,尔虞我诈,各大权臣你方唱罢我登台,迷信修道,逐渐颓于政事的嘉靖帝,明朝百余年的积弊…面对的还有太多太多,边疆战火,倭寇犯海,都要他慢慢参与和体会。伴随这其间种种的,是几位让彭岳难以割舍的红颜知己,她们性格迥异,各不相同,从而注定了她们几个完全不同的结局。情感纠葛,纷繁复杂,却又偏偏联系起了战事,联系起了朝政…大明书童,到底该何去何从,让我们一起去探寻答案…...
她是女扮男装的假校草,他是高冷腹黑的美少年,机缘巧合,两人住进一间公寓,并约定互不往来。不料他有梦游症,半夜竟潜入她房间!醒后算账,对方却一脸无辜抱歉,又梦游了,还好大家都是男生,否则就糟了。尼玛!虽然她帅得人神共愤,却是个如假包换的女生好么!此后她小心提防,无奈他隔几天就梦游一次她欲哭无泪,自己都顶着校草身份了,室友还三番五次这样对她,到底想干什么?小说关键词校草是女生捡个男神宠回家无弹窗校草是女生捡个男神宠回家txt全集下载校草是女生捡个男神宠回家最新章节阅读...
少年叶枫,从卑微之中崛起,身怀通天神诀,走逆天之路,带着滔天怒焰,战遍天地英豪,只为复仇...
修魔,并非为魔正名,而是告诉天下,何谓魔!持剑,并非以剑争锋,而是告知世人,何为剑!我剑,傲苍穹!我道,凌众生!三千大道,一剑独尊!我名白乐,太上剑尊!...
世上未解之迷灵魂是否存在?传说中的湘西赶尸之人云南深山中的大巫收割魂魄者真的存在吗?一个无欲无为的人,无意之中,他能与这些人进行交流脑电脑与灵魂波束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