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才只能说是北宋的前期。
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北宋前期和中期的女性所受的束缚,其实远比后世大多数人所想的要少得多。
这个时代女性还没有裹脚。寡妇改嫁并非不可以的事。社会下层家庭的女性因为要出外务工来供养家庭,在家庭中处于一种经济独立的状态,对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有很大的发言权。所谓“万恶的封建包办婚姻”并非没有,却决不像后世人想得那样可怕。
反倒是社会的中上阶层,特别是高贵的门第,囿于门第、家族的关系,女性的婚姻反而受到较多的限制。
像苏拂云这样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的女子,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也必须遵从她所属于的女性群体必须遵从的一些行为规则。在她接受的教育中,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女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的是灌输社会整体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陶冶受教者的情操,指导受教者的行为规范。
这也是和后世的教育区别最大的一点。想一想,是这样的。后世的语文课本里都是些什么东西?除了寥寥可数的几篇古文、诗词和散文,还有什么能称得上是“文化”的东西?贫瘠得如沙漠一般。
唯一学到的是汉字,还被简化得七零八落。
其他,如数学,化学,物理,都是传授知识的学科。可是化学能陶冶你的情操吗?
而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启蒙用的三字经,每一句每一段,都是带着典故含着寓意的。这里面纵然有被后世认为是糟粕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更多的是在识字之始便开始教导人们社会的整体道德理念。
像苏拂云这样的女子,高贵娴雅。无论这样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伤她到何种程度,她都不会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过多的表露。缘于她自小便接受的教育,使得她养成了深深的内敛的习惯。她更注重的是如何把个人的感受隐藏在内心深处,如何协调自己与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关系。
后世的电视剧里,女主角们总是撕心裂肺的哭喊:“XX,没有你我可怎么活?”仿佛爱人就是天,就是地,就是生命的全部。仿佛这世界上除了爱人就再也没有别人。
这不是古时的女子,这是后世的女子。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爱和自己的痛。
而苏拂云不能这样。
她的身份、地位和家庭,以及她所接受的教育,长久以来的修心养性,使得她必须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像苏览月故事中那样因为失恋而崩溃的女子,对她来说,才是不可想象的。
又或许,她的伤痛已经以一场大病的形式宣泄过了。病愈的她,仿若破茧的蝶。
当然,也并不是一点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玉玲珑被装入了匣中,丝绳捆绕,打了一个复杂结实的结。仿佛一个轻易无法打破的封印。
母女叙话的时候,苏览月偎在徐氏的怀中,听徐氏问起为何将那琴束之高阁。
“那琴伤了女儿,不吉。”
苏拂云微笑回答,下意识的抚弄着右手的手指。淡淡的粉颜色的伤痕,已经快消失不见。
***(未完待续)